4月2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17年第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用“開局良好,部分指標、部分行業及地區運行好于預期”來形容今年首季的經濟運行。
呈現“穩好進”發展態勢
鄭立新表示,當前工業發展的態勢可以歸納為三個字“穩、好、進”。在“穩”的方面,主要表現在工業整體企穩,傳統產業運行平穩,工業大省支撐作用穩。“好”的方面主要表現在,企業效益超出預期,市場信心有效提振,好的因素不斷積聚。在“進”的方面,主要表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制造業逐步向中高端邁進。
從各項數字及情況看,一季度工業整體延續了去年以來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生產增速企穩回升,企業效益持續改善,新舊動能轉換有序推進,市場預期明顯增強,信息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增強。目前,工業經濟正在逐步回暖,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因素在進一步集聚。
據統計,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同比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7.6%,趨穩勢頭更加明顯。企業效益狀況持續好轉,呈現超預期恢復性增長。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1.5%,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企業虧損面18.5%,同比縮小1.2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24.6%。制造業轉型升級效果顯現,一季度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4%,同比加快0.9個百分點,前兩個月利潤增長26.7%。
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呈現恢復性上漲態勢。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到今年3月份已連續7個月保持回升,一季度漲幅達到7.4%。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保持在擴張區間,已連續8個月處在榮枯線以上;新訂單指數連續6個月保持在52%以上。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去產能方面,推進鋼鐵等行業處置僵尸企業,分解落實2017年化解5000萬噸過剩鋼鐵產能計劃,嚴厲打擊取締地條鋼等違法違規生產行為,出臺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意見。降成本方面,工信部發揮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協調聯席會議的作用,繼續推進涉企保證金清理,推動出臺一系列清費降稅政策措施。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91元,同比下降0.28元。補短板方面,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大工程,開展工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前兩個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8.4%,快于工業投資14.6個百分點。
力促一批戰略關鍵材料集中突破
產業化應用難是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在會上回答中國工業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工信部將根據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的部署,抓緊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會同財政部、保監會等部門開展新材料首批次運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推動實施“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重大工程,集中突破一批戰略關鍵材料。此外,工信部還將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加強統籌銜接。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分工和協同,形成促進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合力。二是研究落實專項政策。三是加強支撐體系建設。制定新材料技術成熟度評價標準體系,加快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測試評價平臺、參數庫平臺和資源共享平臺等建設。四是聚焦重點,突破一批關鍵新材料,形成一批典型應用示范成果。